close


誤打誤撞的,我們在週末來到金山老街,撞見了十年來沒遇過的景象(打我入團後到萬里演出的數次經驗)


原本只是想覓食,餵飽胡混了一整天的肚子


我們從舅媽家出發時大概是下午一點,一路上走走停停,還在關西休息站等一場午後雷陣雨停止演奏


也不知怎麼搞的,到金山時竟然已經是晚上七點多了


原本不到二小時就能到達的路程,竟被我們玩成千里迢迢


 


不過也好啦!這樣我們才能在金山裡吃到一頓好吃的素食


簡單的料理,便宜又大碗,加上親切的赤腳老板娘……下次有機會再來,我一定還會上門交關交關


炒粄條、金針湯、素肉燥飯,每樣都好吃!沒有照片……吃完了才想到已經來不及啦!


晚上休息的菜市場裡,依舊不變的彎曲小巷,原本昏暗只見幾人穿梭


就在轉角之後,露出大片光亮,遠遠地照亮了我的雙眼


呵呵~~我的玩心又起啦!


拉著阿馬開心地走進人潮裡,原來啊!原來啊,這才是今天最大的驚奇


以往來這都是大白天,除了菜市場外,好像沒什麼特別的留戀處


這次來呢,多了好多攤販,好多商家,還有那愈來愈多店面的鴨肉店


 


最近吹起陣陣的懷舊風,金山這裡好像也不例外


面對面的兩家「柑仔店」,賣的全是小時候常吃的、常玩的、常看的


每一樣商品,都叫人回憶起兒時情景


我和阿馬兩個拿著零嘴互問:「你有吃過這個嗎?」「你有玩過這個嗎?」


「賽甲」的說著這個好吃那個好玩,彷彿看到捧著滿滿雙手小玩意的孩子就是自己


但說也奇怪,好吃的饞嘴竟然不會想要抱走所有零食來個回憶之旅


最後和阿馬只買了一袋用吸管吃的麵茶粉和可以玩抽抽樂的綠豆椪


而那盒綠豆椪早在回戲台那晚就被我們兩個邊玩抽抽樂邊吃掉了


一不小心就會嗆到的麵茶粉。一定要用吸管的喔!


一定要介紹一下這家鴨肉店 --- 「金包里」鴨肉店


其實我和阿馬完全沒吃過,但每次經過店門口都覺得十分驚奇!


我們猜的 --- 一開始發跡於開漳聖王廟口的鴨肉攤,因為好吃而遠近馳名,買下隔壁的店面讓顧客可以坐下安心品嚐


我們猜的 --- 因為生意太好了,所以採自助式的,顧客必須自己端菜到自己桌上去吃


我們猜的 --- 因為名氣愈來愈響亮,到金山萬里來郊遊的人也愈來愈多,所以至少有一半的遊客會上門吃上一回


以上,我們猜的,完全不足以說出這家店到底有多麼讓人驚奇


有分店,沒什麼好驚訝的,但是同一家店的店面總共有「八」處夠不夠嚇人?


採自助式的經營好像也沒什麼特別,但是顧客要端著自己點的菜遊走在繁榮的老街裡,走上幾公尺或幾十公尺到達自己的位置可就有點妙了


端看大家的能耐,幸運點的就佔到隔壁的位子,慢到的可能就要走上一段路了


而且,一路上大家都會看著你手上的那盤菜,想著你到底要走到哪家店面去?


我和阿馬沿路數著他們家跳來跳去的店面號碼,目前是找到「第八號」


而且每號店面還不止一樓,有些甚至到四層樓以上,每處都是人滿為患!


我們兩個趁著上廁所之便,偷偷觀察了他們的內部工作


分工很細,光是一個洗碗盤的區域就大得嚇人!


我們甚至還看到一個特殊的店面,那裡是專門給外帶的客人用的喔!


加上在廟前的那處大本營,這家鴨肉店果真連鎖得很徹底,看得我久久嘴巴閤不上


「金包里」,大概是這里都讓這家店給包了吧!


看到沒?人手一盤。我也分不清誰是來上香的誰是來吃鴨肉的


這是鴨不是鵝,這也成了遊客拍照的對象……我沒吃人家的菜,不知道在拍個什麼勁?


這是三號店面,每層樓都設有洗手間,非常方便!這生意真的做好大!


老街裡還有些特色餐廳,黑色天空下亮澄澄的燈光顯出柔美氣氛,叫人嚮往在裡頭好好感受美食


我喜歡看各種有特色的房子,不管是住宅、店面,無論是顏色、材質、外觀設計,那些都是將來做為我的蛋蛋屋的參考喔!


我們也去試穿了木屐鞋,看蕃薯小吃、堆得像座小山高的新鮮蕃薯,喝杯飲料,欣賞童玩店裡的模型,各式各樣的店舖商品,最後買了一碗好吃的蓮子湯回到戲台


「今天天氣好晴朗,處處好風光!」


很喜歡還珠格格裡的這首插曲,每當碰上好天氣、好玩的,我總是哼著歌,更延伸出我的好心情


這次出門,一路上看了不少好風景,雖然有幾次有驚無險的意外


但幸好,老天爺眷顧著我們,隨著而來的是讓我們心情更美麗的境遇


在金山老街裡,重要的不是懷舊、繁華,而是我意料外的驚奇


我的人生……要讓快樂的好心情充滿充滿喔!



 


附註:


此地本來由平埔族開拓,清末,福建漳、泉二州的移民陸續來此落地生根,舊名「金包里」,是由平埔族社名翻譯而來的,由於三面環山,緊鄰著太平洋與台灣海峽,所以在日據時代,日本人保留了「金包里」的金字,改名為「金山」;而在光復後,依照原名改為「金山鄉」。


金山老街就是現今金山的金包里街,在目前的北海岸可是碩果僅存的清代老街,也是金山最古老的一條街。在清朝當時,金山老街就像是現今的金山鄉中山路一般,是主要的漁獲、農產的集散地,可惜金山老街的昔日盛況已經成為歷史,不過當時流傳下來的店家,像五金行、理髮店、布莊、米店、販賣古玩的雜貨店……等,這些店舖的樣子在金包里老街都還見得到,不僅仍保留昔日傳統且皆具特色。


金山地區人民原以務農為主,其較具代表性的特產以甘藷、筊白筍為大宗。金山老街有濃厚的原始風貌,老街上也有許多小販就地擺攤,賣起了地瓜、蕃薯等金山名產,或是海菜、甚至是一些乾藥材等。


老街兩旁建物多已改建,少部份外觀仍保留原來的樣子。位於金山老街尾廣安宮前的金山鴨肉,雖無招牌,但生意好到整條街左鄰右舍約十餘戶的一樓皆為其所借用。在老街的後段靠近慈滬宮方向,有個景點「阿嬤ㄟ秘密花園」,他們的古厝有一百二十年的歷史,是老街上唯一保存下來的古厝,來到這裡可以對金山的人文有所收穫!


資料來源:金山旅遊網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lour21 的頭像
    clour21

    零與君之心

    clour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