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每每談到傳統戲,阿兔總是欽佩讚嘆於前輩們在舞台上的創造力!光靠口語相傳如何保存這些呢?尤其在以前保守年代的社會中,女性受教育者少之又少,有能力編導的更是難尋,但是歌仔戲就是有辦法將生活中的經驗,搭上台語文雅俗並存的語詞加以應用,默默地散發這股各人感受各有不同的草根幽默!


 


這是另一齣來自於外台戲的演出戲碼,讓阿兔決定改編的理由,卻是在故事後半段男主角「以眼還眼」揚眉吐氣的橋段(讓阿兔喜歡的點都有點異於他人)。


玉鴛鴦(新編戲名)的故事是簡單的,一位是代父為奴的敦厚書生「金城」,一位是靠著有錢老爸吃穿的富二代「春煙」,一位是遠近馳名的才女「秋芳」,一位是有著叛逆思想的活潑「淑女」,原本素未謀面的一群人,卻在一場午後大雨後攪亂彼此的人生,碰上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奴才「蕃薯仔」,更是吵翻了天!誰知一塊玉鴛鴦的出現,竟牽引出一段十數年前的往事,並將眾人導向皆大歡喜的結局。


 


想像傳統女性受到禮教束縛,不能拋頭露面,終日屈守繡閣,若是想要受教育,更是受到大男人的歧視不屑!偏偏在玉鴛鴦中,女主角是位才高八斗的千金,上門求親者得先接受文才考驗,或簡單或困難,雖然最後的考題並不高深,是最簡單的「啞巴對」,但改寫過的文詞卻顯示出男主角的才學非等閒之輩。(阿兔之音:我的文學不好,別被抓包就阿彌陀佛啦!)


另一可愛之處,在於這對姐妹花迥異的個性。姐姐秋芳雖有見識,卻仍有禮教包袱;妹妹淑女大而化之,在他人眼中不合時宜的言行舉止,卻是最天真真實的面貌,一句「無愧於心」讓凡事談禮說教的姐姐也甘拜下風。其實,能養育出兩個不同風情的女兒的父親,也有相當的開明,否則哪能忍受瘋狂女兒十數年呢?


 


相較於金龜記,玉鴛鴦是一齣充滿歡樂的輕鬆小品,三小戲的結構,著重在小生、小旦、小丑的對手演出,但是阿兔加重了老生的部份,讓「老年人」也加入這淌渾水……呃,歡樂盛宴,對白輕快有韻,夾雜民間俚語,一來一往間環環相扣,妙趣橫生!


 


另一項不可缺的,就是歌仔戲的唱腔了。將七字調、都馬調、雜唸調大量運用在表演中,佐以其它曲調的變化,讓這齣傳統喜劇增添幾分新鮮感,又能感受古早味!


 


喜歡去年12月梨園情在永樂市場外的廣場演出「回窯新傳」的朋友,一定不能錯過這齣輕鬆喜劇,101520日(日)下午2點,大稻埕戲苑裡「玉鴛鴦」讓你笑翻天!



購票資訊:兩廳院售票網 玉鴛鴦售票處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lour21 的頭像
    clour21

    零與君之心

    clour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